留住原住民資產 台博館啟動原住民部落文物普查
新頭殼newtalk | 陳香蘭 綜合報導
發布 2017.11.13 | 16:44 | 更新 2017.11.13 | 17:45


要留下原住民部落的文化資產!台博館首次舉辦「原住民文物普查工作坊」,培訓屏東縣來義鄉和獅子鄉的部落文物普查員。 圖:文化部/提供

由於原住民部落,有一些珍貴文化資產,沒有被妥適的保存;台博館與部落合作展開了「部落文物普查」和「部落文物急救站」計畫,希望透過館內原住民典藏的專業技能與地方原住民文物館的在地知識,培養第一批地方文物館與部落種子「文物普查員」,除了進行文物典藏管理、保存維護、損傷分級判斷專業能力外,也擁有文物普查的基本知識與技巧,未來將以「大館帶小館」的合作模式進行部落文化資產普查,進而成立「部落文物急救站」,輔導部落幫重點文物申報文資身分。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指出,「部落文物普查」和「部落文物急救站」計畫將聚焦在「典藏」,目前先與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合作,以兩地方館為中心進行部落文物普查並建立資料庫,掌握部落文物現況,並視狀況進行文物的維護或修復。未來可透過台博館保存維護及修復資源網絡成立「部落文物急救站」聯絡中心,協助改善典藏空間及相關設備,促使部落與地方文物館典藏的文物能被妥善長久保存,落實把國家博物館對「物」的專業與資源注入地方對「文化資產」的再發現,期望能共同創造原住民物質文化的在地知識。

為落實由文化部委託的「公立博物館辦理博物館系統及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台博館先舉辦工作坊協助培養原鄉部落田野調查團隊,計畫培訓30~50名文物普查員,以調查及記錄目前部落古文物及無形文化資產的族語名稱、使用方式、製作者、影像紀錄、保存現況等為主,蒐集文物背後的故事、製作過程等資訊,以利未來進行文物再製或展示。

台博館表示,將在107年選定一所地方館成立「部落文物急救站」,協助文物館與部落進行文物損壞情況評估、保存環境檢測、維護等實務,同時提出改善典藏空間及相關設備之建議,並巡迴其他館所或部落協助解決文物保存與維護的問題;108年將協助輔導文物館將重點文物申請文資身分,預定完成兩館至少5件「一般古物」及1件「重要古物」或「國寶」文資身份的申請,使部落成為重要文化資產及工藝製作技術保存者,永續原住民文化傳承與保存。

台博館表示,要傳遞國家博物館內收藏的原住民傳統文物及博物館專業素養落實到地方、並廣為部落人士接受與利用,並非一蹴可及,從過去的經驗,透過地方文物館作為中介機構是深入部落的重要途徑之一,多年合作過程也逐漸使部落原住民逐漸理解博物館的傳統文物不再只是「過去曾使用的文物」,而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建構地方認同、社區意識。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指出,「部落文物普查」和「部落文物急救站」宣布啟動, 計畫將聚焦在「典藏」

 

回 上 端